首页

sm网站美脚

时间:2025-05-30 00:47:39 作者:科技向善看杭州:以创新致平等 为残疾人解锁无限可能 浏览量:44920

 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 题:科技向善看杭州:以创新致平等 为残疾人解锁无限可能

  作者 张煜欢

  “这颗种子在我心里快要发芽啦,每天我都为了它而更加努力呀……”近日,在杭州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上,浙江省盲人学校合唱团的孩子们在机器狗引领下登台,用纯净童声唱响勇气之歌,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。

  科技与艺术携手共舞,彰显了杭州在科技助残领域的前沿探索。在充满创新活力的杭州,先进的科技成果亦成为承载着对残疾人关爱与希望的温暖载体,它们正悄然改变着残疾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。

盲童与机器狗带来表演。杭州市残联供图

  科技如何以向善的力量,为社会的公平与包容贡献力量?

  智能仿生手、电子导盲犬、外骨骼机器人……这些过去更多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“硬核”高科技,如今都已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中,为他们的生活推开一扇美好之窗。

  科技助残,是用创新技术帮助残疾人群体完成“不可思议”的改变,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力量与希望。

  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的新型智能仿生腿,可让截肢患者自如地行走;因视网膜黄斑变性致盲者,能通过佩戴装有人工视网膜视频处理器的眼镜,重见光明……走进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高科技辅具展示体验中心,一个个充满科技感的智能辅具如同一把把钥匙,为残疾人开启了许多“不可能”的大门。

  记者尝试与有着多年智能仿生手佩戴经验的残障人士倪敏成“握手”,感受到了“硬壳”仿生手背后的丝丝温度。“你看,佩戴仿生手以后我还能自如地写作书法,运笔也很流畅。”倪敏成笑着说。

智能仿生手弹琴现场。杭州市残联供图

  近年来,杭州聚力创建“数智助残先行市”,升级完善“辅具智配”“助残E站”“任务中心”等核心应用场景,创新打造助残E站语音端,实现全业务领域数智助残服务事项闭环管理中服务评价、回访、监督的数字化。如今,电子人工喉、头控仪、眼控仪等十余种高科技辅具纳入该市的辅具补贴目录,赋能残疾人共享社会生活。

  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成果,正赋予残疾人不一样的生命体验。

  在杭州市钱塘区,诸多智能医疗应用“呵护”着残疾人的健康生活。当地以社区医生开展上门服务工作为牵引,在“浙里办”服务端上架“家医助残”应用,考虑到残疾人出行不便,该应用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残疾预防、在线预约、云上诊疗、云上健康宣教等服务,“量身定制”的智能家庭医疗服务,让更多残疾人朋友感受到满满的重视与关爱。在杭州市滨江区,当地的江汉社区开启了“智能无障碍”社区模式,其创新推出AI智能化无障碍公共卫生间,里面不仅有AI人声引导系统,语音播报卫生间内设施情况和位置,还专门配备了盲文引导、警报铃等设备,帮助残疾人独立使用卫生间各设施。

 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,未来杭州科技助残的应用场景或将不断拓展,科技与助残的融合也将更加深入,为残疾人创造出更多的可能,让他们在数字时代中能与健全人一样,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和红利。

  “创新是推动助残事业不断向前的最大动力之一。我们很开心地看到,当下杭州一批科技型企业研发出智能仿生手等产品,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残疾人的生活。”杭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在杭州,科技创新已化作支撑行走的力量、照亮前路的微光、连接世界的声音。

  不久前落幕的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,票决出杭州市政府2025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,其中提到“为全市0-6岁儿童免费开展孤独症筛查”“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750人”“新增残疾人就业1400人”等内容。可以预见,在科技力量的持续赋能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持下,这座智慧之城会以其持续涌动的创新活力,消融障碍的坚冰,为每一位残疾人铺设通往自立、融合、共享美好生活的温暖通途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销量百万的商品为何只有百条评论?

行动方案》还提到,开展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工作,培育一批服务便捷、规范高效的二手商品流通龙头企业。鼓励电器电子产品等生产和流通企业发展二手回收业务,扩大二手商品交易规模。

报告显示,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在增加 中外企业气候行动提速

社火表演少不了舞龙舞狮。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,由各乡镇代表队组成的社火队伍行进表演近3公里。伴随着阵阵锣鼓声,一条条“长龙”上下翻腾、左右舞动,一只只“醒狮”动作敏捷、威风凛凛,赢得沿途观众喝彩。

国庆升旗仪式前夜:探访电视直播镜头外的天安门广场

耕耘杏坛35载,她潜心钻研教育教学,创新的教学成果全省普遍推广,受到海南广大幼儿教师的欢迎。她遵循国家学前教育发展改革方向,以“守护孩子的天性”为办园理念。她相信,每个孩子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,相信的力量会让成长悄然发生。为了更好地助力海南幼教事业发展,钱芳率领团队教师对省内“东西南北中”五大片区13个市县的30余所基地园进行定点帮扶,开展驻园诊断、跟岗学习、培训讲座、线上论坛、成果推广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,成效显著。

中国速度!京广高铁全线按时速350公里运营

广东援藏全力为林芝打造招商引资平台,坚持借船出海、筑巢引凤、精准招商、以商招商,探索形成每年在7个对口支援市举办粤林招商引资推介会、经贸交流洽谈会、广东—林芝企业对接会的常态模式;创新开展澳门—林芝松茸美食文化节、香港—林芝招商引资推介暨经贸对接会,实现了港澳资本“零”的突破;探索形成“市县联动、粤林协作、高效专业”的援藏招商引资体系。仅“十三五”“十四五”期间,广东援藏招商项目达225个,计划投资817.26亿元,累计到位资金94.20亿元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.56亿元。其中,林芝经济开发区在广东援藏工作队的持续援助下,于2019年12月正式获批为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,创新实施经开区援藏“小组团”模式,建立经开区联席会议机制,设立经开区发展专项资金,着力构建“一轴两核四基地”,为经开区步入大招商、大发展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,助推林芝经济内生动力显著增强,产业结构优化提质。2023年,林芝经开区完成生产总值7.72亿元,完成工业总产值0.92亿元,同比增长10%;税收3600万元,同比增长181.33%。

第75集团军某旅开展侦察兵丛林训练

据悉,潍坊粮食面积、单产、总产连续3年“三增长”,蔬菜、畜禽、花卉、农机4个产业总产值过千亿元人民币,蔬菜产销量居中国第一,智慧农机产值占中国的四分之一,盆栽花卉规模中国最大,蔬菜出口量、禽肉出口货值分别占中国的八分之一、六分之一,是中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。寿光蔬菜、潍县萝卜、小磨香油、安丘大姜等享誉海外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